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之文化政治
Study of Cultural Politics about Taiwanese Aborigines 
開課學期
101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松田京子 
課號
Hist5051 
課程識別碼
123 U874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7,8(14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0 
備註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3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11NN2193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內容,以日治時期作為少數者(minority)的臺灣原住民相關政策為焦點,涉及殖民地支配的宣傳媒體與活動之作用,從考察殖民地支配與「學知(discourse)」間關聯性的觀點,探討有關殖民地支配與文化的關聯。再者,講述與探討這些對當時日本「內地」的臺灣認識帶來了哪些影響。此外,本課程進行時將適時輔以風景照、明信片與雜誌插圖等視覺資料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目標,希望透過考察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「文化」的關聯,使學生理解殖民地主義與「文化」的關係,以及對少數者(minority)而言的殖民現代性(Colonial Modernity)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用日文授課,所以歡迎有日文聽説能力者的參加。
本課程基本上以講演形式進行。
期間將適時提問,請同學們回答問題和發表意見。
自第二週開始,每三周一次左右,請同學們就教師指定相關文獻,進行課間討論與預定作業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王泰升(1997),《臺灣原住民的法的地位》。臺北: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。

呂紹理(1998),《水螺響起――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》。臺北:遠流出版公司。

呂紹理(2005),《展示臺灣:權力、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》。臺北:麥田出版。

李子寧・呉伯禄(2003),<臺灣総督府博物館「佐久間財団蕃族蒐集品」的「再発現」及其意義>,《國立臺灣大學 考古人類學刊》第61期。

李子寧(2011),<展示臺灣史:従臺灣総督府博物館到臺灣省立博物館(1926∼1960)>,收於王嵩山主編《博物館展示的景観》,臺北:國立臺灣博物館。

李文良(1996),<日治初期臺灣林野経営之展開過程>,《臺灣史研究》第3巻第1期。

呉叡人(2008),<「臺灣高山族殺人事件」――高一生、湯守仁、林瑞昌事件之政治史的初步重建>,收於《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》、臺北:臺北市政府文化局•臺北二二八紀念館。

范燕秋(2005),《疾病、醫學與殖民現代性――日治台灣醫學史》。臺北;稲郷出版社。

周婉窈(2002),《海行兮的年代――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》。臺北;允晨文化。

周婉窈(2010),<試論戦後臺灣関於霧社事件的詮釋>,《臺灣風物》第60巻第3期。

張隆志(2006),<知識建構、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:《臺灣統治志》(1905)和日本殖民論述的濫觴>,收於梅家玲主編《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産:跨領域的視野》,臺北:麥田出版。

張隆志(2006),<従「舊慣」到「民俗」:日本近代知識生産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>,《臺灣文學研究集刊》第2期。

陳偉智(1997),<殖民地政治、人類學與泰雅書寫:1895年田代安定的宜蘭調査>,《宜蘭文獻雑誌》第29期。

陳偉智(1998),<田代安定與《臺東殖民地預察報文》:殖民主義、知識建構與東部臺灣的再現政治>,《東臺灣研究》第3期。

陳偉智(1998),<知識與権力:伊能嘉矩與臺灣原住民研究>,《當代》第135期。

陳偉智(2009),<自然史、人類學與臺灣近代「種族」知識的建構:一個全球概念的地方歴史分析>,《臺灣史研究》第16巻第4期。

陳計堯(2005),<「邵族」與「鄒族」:日治時期對日月潭地區原住民的知識建構>,《民族學報》第24期。

程佳恵(2004),《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覧會》。臺北:遠流出版公司。

鄭政誠(2005),《認識他者的天空――日治時期原住民観光行旅》。臺北: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。

藤井志津枝(1997),《日治時期臺灣総督府理蕃政策》。臺北:文映堂。

顔杏如(2007),<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:「内地」風景的發現、移植與櫻花論述>,《臺灣史研究》第14巻第3期。

顔娟英(2001),《風景心境――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》,臺北: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

蘇碩斌(2006),<観光�被観光: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>,《臺灣社會學刊》第36期。

伊藤るり他編(2010),《モダンガールと植民地的近代ー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帝国・資本・ジェンダー》。東京:岩波書店。


五十殿利治編(2010),《「帝国」と美術ー一九三〇年代日本の対外美術戦略ー》。東京:国書刊行会。

笠原政治編(2010),《馬淵東一と台湾原住民族研究》。東京:風響社。

北村嘉恵(2008),《日本植民地下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》。札幌:北海道大学出版会。

倉沢愛子他編(2005-2006),《岩波講座 アジア・太平洋戦争》全8巻。東京:岩波書店。

呉密察他編(2005),《記憶する台湾―帝国との相剋》。東京:東京大学出版会。

駒込武(1996),《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》。東京:岩波書店。

近藤正己(1996),《総力戦と台湾―日本植民地崩壊の研究―》。東京:刀水書房。

坂野徹(2005),《帝国日本と人類学者 一八八四ー一九五二年》。東京:勁草書房。

中村勝(2003),《台湾高地原住民の歴史人類学――清朝・日本初期統治政策の研究》。東京:緑陰書房。

中村勝(2006),《「愛国」と「他者」:台湾高地先住民の歴史人類学》。東京:ヨベル。

野村鮎子他編(2010),《台湾女性研究の挑戦》。京都:人文書院。

藤井省三他編(2002),《台湾の「大東亜戦争」――文学・メディア・文化―》。東京:東京大学出版会。

松田京子(2001),<植民地主義と歴史の表象-伊能嘉矩の「台湾史」記述をめぐって->《日本史研究》第462号。

松田京子(2003),<領台初期における台湾原住民をめぐる法学的言説の位相―「帝国臣民」の外縁と「帝国」の学知―>,《日本学報》第22号

松田京子(2003),《帝国の視線―博覧会と異文化表象―》。東京:吉川弘文館。

松田京子(2005),<一九三〇年代における台湾原住民をめぐる統治実践と表象戦略―「原始芸術」という言説の展開―>,《日本史研究》第510号。

松田吉郎(2004),《台湾原住民と日本語教育-日本統治時代台湾原住民教育史研究-》。東京:晃洋書房。

山路勝彦(2004),《台湾の植民地統治―<無主の野蛮人>という言説の展開―》。東京:日本図書センター。

山路勝彦(2008),《近代日本の植民地博覧会》。東京:風響社。

山路勝彦(2011),《台湾タイヤル族の一〇〇年:漂流する伝統、蛇行する近代、脱植民地化への道のり》。東京:風響社。

山本武利他編(2006),《岩波講座 「帝国」日本の学知》全8巻。東京:岩波書店。



Anderson, Benedict, 1991, Imagined Community: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. London: Verso.

Clifford, James , 1988,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: Twentieth-Century Ethnography, Literature, and Art . Cambridge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

Fabian, Johannes, 1983, Time and the Other: How Anthropology Mark its Object. New 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

Said, Edward, 1978, The Orientalism. London: Penguin.

Said, Edward, 1993, Culture and Imperialism. New York: Knopf.

Spivak, G. C, 1988,“Can the Subaltern Speak? ”In Cary Nelson and Lawrence Grossberg(eds.)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. Urbana: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.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上課出席包含討論和作業) 
50% 
 
2. 
期中・期末考試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3  課程介紹及相關議題 
第2週
9/20  有關「異文化表象」的理論的考察 
第3週
9/27  台灣總督府的台灣原住民政策1(1895-1903年) 
第4週
10/04  台灣原住民調查和人類學的知識 
第5週
10/11  「台灣史」記述和殖民地主義 
第6週
10/18  台灣總督府的台灣原住民政策2(1903-1914年) 
第7週
10/25  有關台灣原住民的法學的言論的相位 
第8週
11/01  「五箇年計劃理蕃事業」和人種主義 
第9週
11/08  期中考試 
第10週
11/15  台灣總督府的台灣原住民政策的展開和霧社事件(1915-1936年) 
第11週
11/22  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和台灣原住民 
第12週
11/29  「内地」観光政策和台湾原住民知識人 
第13週
12/06  台灣的観光開發和台灣國立公園 
第14週
12/13  「原始藝術」言論的展開 
第15週
12/20  「戰爭的時代」的台灣原住民政策(1937-1945年) 
第16週
12/27  高砂義勇隊和故事「莎勇(sayon)之鐘」 
第17週
1/03  對台灣原住民來說的「戰後」 
第18週
1/10  期末考試